
说到住院医师的继续教育学分要求,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咱们医生职业生涯里的“硬通货”。平时上班已经忙到脚不沾地了,还得抽空攒学分,但说白了这就是行业里保证医疗水平的基本门槛。今天我就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聊聊这里头的门道。
一、学分就是个“保命符”
别看每年25分的达标线听起来不多(像广西、盐城这些地方都这标准),但这里头学问可大了。
现在国家新政策还要求每年得凑够90个学时,于每周得花将近2小时在学习上。我认识个师兄,去年忙着做手术没攒够分,评职称直接被卡,现在天天在科里哀嚎。

二、学分也分“三六九等”
学分还搞阶级分化——I类学分是参加国家级、省级培训的高端货,II类就是单位内部培训、自学这些接地气的路子。去北京参加个学术论坛能拿I类,在科室里做个病例分享就只能算II类。现在政策松动了,两类学分能互相顶替一半,这对天天值班的住院医真是救命稻草。
三、攒分套路深得很
早上查房时顺带把手机放白大褂里刷远程课程(现在不限远程学分了)
周末去隔壁市蹭个培训班,还能认识点同行

把平时写的病例投个内部期刊,混个2-3分
有个姐们更绝,趁着下乡支援半年直接白嫖25分,这操作我给满分。
四、新规背后的“小心机”
今年卫健委新规把进修、抗疫都算学分,明摆着鼓励医生多实践。但要注意的是,发论文的学分越来越难拿了,去年我们科有人发核心期刊才给6分,还不如去社区搞个健康讲座来得快。
五、过来人的血泪忠告
千万别拖到年底:见过太多人12月疯狂刷网课,系统崩了直接GG
科室学习别偷懒:每次0.5分攒着攒着就够救命了
跨省开会要谨慎:去年有个同事飞去海南开会,项目没备案白跑一趟
说到底,学分制度就像游戏里的经验值系统——升级打怪(评职称)必备,过程枯燥但不得不肝。换个角度想,强制学习确实能逼着咱们跟上医疗前沿,上周刚学的AI影像诊断这不就用上了?啊,与其抱怨,不如把这当成职业打怪的必备技能包吧!
本文由作者:admin 于 2025-11-24 15:00:01 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tkume.com/wen/81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