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要说南京这地界儿的教育培训机构,名字带“睿学”的可真不少,但找的“睿学堂教育培训中心”还真得仔细扒拉扒拉。这家机构挺有意思的,乍一看以为是主打文化课的,翻翻资料发现人家玩的是“艺术+教育”的混搭风。办公室里摆的不是黑板粉笔,全是颜料、画架、小舞台道具,墙上贴的学生作品有素描、水彩,还有儿童剧的海报,整个儿一文艺小天地。
他们家2019年才开张,算是个“年轻的老字号”。为啥这么说呢?创始人据说是南师大艺术系出来的,搞教育的人脉里混着不少剧团演员、美院老师。有家长在点评网上吐槽过:“带孩子去试听,老师穿着汉服教古诗朗诵,差点以为进了剧组”。这种把艺术元素揉进基础教育的路子,在南京还真不多见。他们搞的“古诗新唱”课,孩子一边背《静夜思》一边玩即兴表演,背课文愣是背出了综艺节目的效果。
别看主打艺术培训,他们家对成绩提升倒是挺上心。
有个六年级孩子的妈分享过经历:娃报了话剧班后,语文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莫名其妙涨了20%。仔细一问才知道,老师教台词分析时顺带把语文阅读的抓重点技巧给教了。这种“曲线救国”式教学法,倒是很对现在家长的胃口——既不想让孩子死读书,又怕耽误考试成绩。

要说最出圈的,还得是他们家的“沉浸式托班”。别家托班顶多带着孩子唱跳做游戏,他们家直接把教室布置成微型社会:有模拟超市、迷你邮局,连收银机都是真能吐小票的玩具机。有家长拍过视频,四岁娃在那儿学会了用“请、谢谢、对不起”三件套跟小伙伴换玩具,比在家教半年都管用。这种把生活场景搬进课堂的玩法,倒是跟南大终身教育学院搞的春艺学堂有异曲同工之妙,价格倒是亲民不少。
当然槽点也不是没有。
翻点评网能看到有家长抱怨:“课程顾问太能唠,试听课半小时,课后推销能聊俩钟头”。还有艺术类考级通过率这事儿,官网上挂的95%通过率听着唬人,仔细看小字才发现是“机构内部测评通过率”,跟正经考级证书可不是一码事。话说回来,在遍地都是“提分神器”的教培市场,这种敢把艺术教育当正经买卖来做的机构,倒是给焦虑的家长们多了个不功利的选择。
本文由作者:admin 于 2025-11-07 18:00:01 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tkume.com/wen/76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