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说到公共继续教育考试,估计每个上班族都有一肚子话要讲。这玩意儿就像每年一次的“知识体检”,不管你乐不乐意都得参加。但说实话,它真不只是走形式——现在连菜市场大妈都知道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咱们这些搞专业技术的,总不能被时代甩下车吧?
最近翻各地考试大纲发现挺有意思的。石家庄考职业道德非得让你背870道题,连检测人员该不该收红包这种细节都抠得明明白白。上海那边更绝,网络道德卷子里居然有341道选择题,把***该不该管朋友圈谣言这种事都编成考题了。浙江的卷子就清新得多,627道生态题里还能看见垃圾分类加分项,感觉出题人恨不得让你出门捡垃圾攒学分。
这可比当年上学时候的月考接地气多了,说的都是咱上班族天天碰得着的破事儿。
话说回来,这考试确实有让人头疼的地方。见过40多岁的会计大姐对着电脑抓耳挠腮吗?人家连微信支付都玩不利索,非要人家刷满90个学时网课,这不逼着人找代考嘛。还有些单位把考试和升职加薪硬挂钩,搞得大家白天上班晚上刷题,比高考那会儿还拼。有回听说某单位搞继续教育面授,会议室里呼噜声比老师讲课声还响,这培训效果真是打了个大问号。
但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。前阵子认识个搞建筑的老哥,人家在继续教育课上学了BIM建模,现在接私活报价直接翻倍。还有医院的朋友说,他们每年医学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是真能救命,上周刚用新学的急救流程从死神手里抢回个病人。说这考试就像自助餐,会挑的人能吃到撑,不会挑的只能硬塞隔夜饭。

现在这考试也在慢慢变聪明。以前都是死记硬背,现在江苏那边搞公需科目,连交通法规都塞进题库,美其名曰“综合素质提升”。
重庆更绝,弄了个手机APP刷学分,等公交蹲厕所都能做两道题,比刷短视频有意义多了。听说还有地方试点VR培训,戴着眼镜就能模拟手术现场,这可比干巴巴看书刺激多了。
要说建议,我觉得这考试得学学淘宝——搞个性化推荐。搞IT的整天考生态保护,做老师的非要背纳米材料特性,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嘛。要是能像今日头条那样,根据岗位推送专属题库,估计大家学习积极性能翻倍。
再就是考核方式别总盯着分数,像程序员提交个开源代码,医生写个临床报告,这不比做选择题更能见真章?
说到底,继续教育考试就像健身卡,办卡的时候雄心壮志,真去锻炼的没几个。但哪天突然要搬重物了,才发现平时练的肱二头肌真能派上用场。在这个ChatGPT都能写论文的年代,咱们脑子里的干货才是永远不怕被淘汰的铁饭碗。下次再抱怨刷题麻烦的时候,不如想想——今天记的哪个知识点,说不定明天就能变成涨工资的筹码呢?
本文由作者:admin 于 2025-11-05 22:35:02 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tkume.com/wen/752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