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为一个在网课时代摸爬滚打的老油条,今天咱就唠唠“学习通考试刷课”那点事儿。这玩意儿现在都快成大学生必备技能了,就像食堂打饭要会抢座、选课要会拼手速一样,谁还没偷偷研究过几招“高科技学习法”呢?
先说个真实案例吧。去年我室友用某款刷课脚本,一晚上刷完了整学期的《形势与政策》视频,第二天系统显示“学习行为异常”,直接被教务处约谈。这事儿听起来像段子,但背后暴露的问题特别真实——现在的学生和网课平台,就像猫和老鼠,一边疯狂开发黑科技,一边严防死守抓漏洞。
为啥大伙儿宁可冒着风险也要刷课?说白了就是网课设计太反人类。有的老师把30分钟的课程视频切成50个片段,每个都要手动点“播放”;有的讨论区要求发够50条评论,还得跟同学互评。更绝的是,有些课程明明教Excel操作,考试却要默写快捷键组合。
这种时候,别说学生了,连教学楼里的流浪猫看了都想开倍速。
现在的刷课技术也卷出了新高度。从前只是调个1.5倍速,现在连油猴脚本、虚拟机多开都成了基础操作。
有人甚至用Python写自动答题程序,边刷课边在游戏里推塔。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学习通这两年升级的“屏幕抓拍”“人脸识别”也不是吃素的。浙江某高校就抓过一批用模拟器多开的,直接记过处分。这哪是学习平台,分明是大型反间谍现场。
话说回来,刷课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学生。我见过最离谱的网课,老师把2018年的疫情防控政策当必修内容,还要求写3000字学习心得。这种课程除了刷,实在找不到任何存在的意义。
教育平台与其花大价钱研发监控系统,不如先把课程质量提上来。就像网友说的:“是教真本事,谁愿意当脚本的舔狗?”
更黑色幽默的是,现在连“如何安全刷课”都成了门学问。贴吧里流传着《刷课防抓包指南》,教大家要卡着每天刷20节课的红线、用4G网络伪装定位、甚至特意在凌晨两点刷几个正常课时长。这些骚操作背后,是一整套精密的“反侦察”策略,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《谍影重重》学生版。
说到底,刷课现象就像面照妖镜,照出了在线教育的尴尬现状。当学习通的后台能监测你每分钟的屏幕点击次数,却检测不到课程内容的水分;当老师能收到“异常学习行为”的警报,却收不到“课程设计太烂”的反馈,这场关于刷课的攻防战,注定会越打越魔幻。

或许真该像网友调侃的:“建议学习通开个刷课速成班,这届学生比谁都更需要这门实践课。”
本文由作者:admin 于 2025-11-01 19:35:01 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tkume.com/wen/732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