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,说到南京评职称的继续教育课时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——爱的是它能逼着自己学点新东西,恨的是这课时要求一年一变,搞得人头晕眼花。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捋一捋这里头的门道,顺便吐吐槽、支支招。
1.课时要求:一年比一年“卷”

早些年评个中级职称,四年凑够160个学时就行,平均每年40个,听着还算轻松。可这几年政策跟坐了火箭似的,2023年直接飙到中级要210个学时(公共课120+专业课90),高级更夸张,公共课120+专业课258,还得加个知识更新课。说白了,现在想评职称,得把刷课时当副业干。
更坑的是,学时计算规则还分“职称周期”,中级按近4年算,高级按近5年,中间要是换工作或者生个娃耽误了,分分钟得熬夜补课时。
2.刷课时攻略:能偷懒就别硬扛
公共课老老实实上人社局官网挂机吧,30个学时的视频不能快进,还得考试及格,简直比追剧还煎熬。专业课的套路就多了:发篇论文能抵40个学时(第一作者),参加个行业会议也能算天数,甚至单位内部培训都能折算。我有个朋友更绝,直接把读在职研的课程拿来抵,一年白嫖24个学时。当然,实在没时间的可以直接找机构代刷,花点钱但省心,得擦亮眼选靠谱的,别被山寨机构坑了。
3.血泪教训:别等申报前才突击
去年我同事老张就是反面教材——6月要交材料了,5月才发现公共课没刷完,连续一周熬夜挂机,考试还挂了两门,差点错过申报期。现在人社局系统升级了,学时记录实时同步,想临时抱佛脚?门儿都没有。
建议大家每年3月定个闹钟,先把公共课的30个学时刷完,剩下的专业课用发论文、蹭培训慢慢攒,这样既不累还能混个“学习积极分子”的人设。
4.隐藏福利:这些骚操作你知道吗?
其实政策里藏着不少“作弊码”:职称英语和计算机证书能各抵30个学时,搞个市级课题能加20-40个学时,连单位组织的团建爬山(美其名曰“行业调研”)都能按天数折算。更绝的是,2020年疫情那会儿线上学习突然放宽,有人用脚本自动刷课,现在系统加了人脸识别,这条路彻底凉凉。啊,合法合规的“薅羊毛”才是王道。
说句大实话:
南京这继续教育政策就像个傲娇的甲方,既要你保持学习热情,又给你设一堆门槛。但换个角度想,现在AI、大数据天天更新,不逼着自己学点新技能,说不定哪天就被淘汰了。
与其抱怨课时多,不如把它当职场打怪的装备升级——刷够了课时,评上了职称,工资涨了,跳槽底气也足了,这不比在王者峡谷里熬夜上分香?
(想看最新政策原文的,可以戳南京市人社局官网→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平台,或者参考里的官方说明。记住,每年政策微调是常态,千万别拿三年前的老黄历糊弄现在的评委!)
本文由作者:admin 于 2025-10-21 16:00:01 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tkume.com/wen/67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