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云课堂在分析化学这门课里搞了几年,现在看下来真是“真香”现场。咱们都知道分析化学本来就是个烧脑的学科,各种滴定曲线、光谱原理能把人绕晕,但自从老师把PPT搬到线上,再配上实时弹幕和回放功能,这事儿突然就活过来了。

举个栗子,以前讲分光光度计原理,老师在黑板上画光路图,后排同学伸着脖子都看不清。现在直接在云课堂里甩个三维动画,学生能360度转着看仪器内部结构,点一下按钮还能看到不同波长下溶液颜色变化。
我们班有个妹子说,看这个动画比看偶像剧还上头,“终于搞懂了为啥溶液变红时要在特定波长下测吸光度”。

实验课变化更明显。以前做“邻二氮菲测铁”实验,二十个人围着一台分光光度计,轮到自己操作时老师早就讲完注意事项了。
现在课前先看老师录的微课视频,重点步骤还能0.5倍速反复看。最绝的是虚拟仿真实验室,手抖加错试剂也不会真炸了仪器,系统还会弹出错误提示告诉你“同学你刚才把浓硫酸当蒸馏水加了”。有学生开玩笑说,在云课堂里犯的错误比三年实验课都多,但反而把操作规范刻进DNA里了。
老师们也玩出花来了。上次隔壁班老师把酸碱滴定过程做成了闯关游戏,学生要根据pH突跃范围选择合适指示剂,选才能解锁下一关。那周学生群里都在刷屏晒通关截图,还有人半夜两点私聊老师问“酚酞变粉红色到底算不算过关”。这种土味互动可比干巴巴的课后习题带劲多了。
这事儿也不是没槽点。有次网络卡顿,老师演示电位分析法时画面定格在标准曲线图上,弹幕瞬间炸锅:“老师您的曲线被猫吃了吗?”“这个R2值0.999是P图了吧?”还是课代表把自家WiFi热点贡献出来才解围。说云课堂好是好,但校园网该升级还是得升级。
现在看云课堂最牛的还是数据反馈功能。系统能统计出哪个知识点回看率最高,我们班“氧化还原滴定终点判断”这个章节平均每人看了3.8遍。老师就针对性地做了个方言版解说视频,用东北话讲“电势突跃就像窜天猴,biu的一下就到了”,别说,这种魔性教学反而让挂科率降了15%。
要说未来发展,我估摸着VR实验室可能要普及。想象下戴着眼镜就能闻见浓盐酸的刺鼻味(当然是通过安全模拟),手指比划比划就能调整天平砝码,这种沉浸式体验可比现在盯着屏幕带感多了。
到时候估计又得担心学生沉迷做实验忘记下课,就像现在刷抖音停不下来似的。
云课堂把分析化学从“玄学”变成了“可玩性极强的闯关游戏”,虽然偶尔会掉线卡bug,但确实让那些原本藏在教材里的公式仪器都活过来了。下次要是再有人说分析化学无聊,直接甩他个虚拟滴定小游戏链接,保准玩两把就真香。
本文由作者:admin 于 2025-10-08 00:35:01 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tkume.com/wen/613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