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。最大特点是
学科全,光课程就覆盖89个细分领域,从基层医生的公卫知识到三甲医院的肿瘤前沿技术都能找到。去年流感季,他们连夜上线了《新发传染病防控》系列课,很多社区医生靠这个现学现用。现在他们还搞直播互动,专家在线答疑,比过去死磕文字课件有意思多了。

2.好医生()
卫健委亲儿子出身,
学分证书含金量高,很多医院晋升就认它家的章。特别适合需要刷Ⅰ类学分的大佬,像全科转岗培训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这类刚需课程,他们家题库更新快,考前突击神器。缺点就是界面有点老干部风,年轻人可能嫌土。
3.医教在线()
湖南起家的平台,特别会玩
O2O混合教学。基层医生想学门诊管理,线上看视频学理论,线下还能参加实操工作坊,手把手教你怎么处理医患纠纷。
最近在推“慢病管理”专题,糖尿病、高血压这些常见病的患者教育模板直接能下载,对社区医院特别友好。
4.地方专属平台(河南省的)
这类平台属于
政策刚需型,像河南的继续医学教育平台(),省内评职称必须从这里修学分。好处是课程紧贴本省医疗政策,河南的基层中医推广项目、医保报销规则解读。但外地医生用不上,系统偶尔抽风,高峰期登录得拼手速。
5.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()
国家卫健委直属的“国家队”,主打
高端学术资源。《慢阻肺病基层防治指南》这种国家级培训项目,能请到王辰院士这个级别的大咖讲课。适合副主任医师以上想冲科研的大佬,普通医生可能会觉得内容太深。
他们家跟强生、辉瑞这些药企合作的临床技能培训倒是挺实用。
选平台的小窍门:
基层医生优先看有没有病例实操视频,医教在线的门诊纠纷处理模拟;
三甲医院的同行重点盯学分类型,华医网和好医生的国家级项目多;
自由执业的医生可以关注政策解读类课程,医保DRG付费这种直接影响收入的干货。
现在这些平台都卷得厉害,去年开始流行“学知识送实物”——完成抗生素合理使用课程送便携式手消,完成慢病管理模块送患者教育手册模板。建议大家注册时
实名认证一步到位,别像我有同事用昵称注册,学分对不上还得跑医务科开证明。
本文由作者:admin 于 2025-09-22 04:35:01 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rtkume.com/wen/5374.html